勞退自提6%好嗎?5大優勢、4大限制與申辦流程一次掌握

勞退自提6%好嗎?5大優勢、4大限制與申辦流程一次掌握

加LINE諮詢

在薪資成長趨緩、退休生活開支不斷上升的時代,如何提早為未來打下穩固的財務基礎,成為許多上班族關心的重要課題。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自願提繳6%(簡稱「勞退自提6%」),便是政府提供的一種鼓勵儲蓄、同時享有稅賦優惠的工具。這項制度不僅可以由勞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,還能在每月薪資中自動扣款,長期累積下來,為退休金額度增加一筆相當可觀的保障。

然而,勞退自提6%究竟適不適合每一位勞工?它的好處和潛在限制有哪些?若要開始自提,又該如何申請?本篇文章將從什麼是勞退自提6%開始,深入解析五大好處四大潛在缺點,並透過近10年勞退基金的真實報酬率,帶您看清這項制度的表現。此外,我們也整理了適合族群的判斷方法簡單三步驟的申辦流程,協助您全面評估是否要啟動自提。

無論您是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,或是已經累積多年資歷的工作者,都能在這篇文章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參考,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多一份安心與保障。

一、什麼是勞退自提6%?

根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,雇主每月必須提撥工資6%作為退休金,匯入勞工的個人退休金專戶,這是法律強制規定,全台受僱勞工一律適用,無需申請。除了雇主提撥,勞工也可以自願再提撥1%到6%的薪資,由公司每月代扣後一併存入個人專戶,由勞動基金運用局代為管理和運用。

簡單來說,勞退自提6%就是在雇主提撥法定退休金以外,自己再多存一筆退休金,同時享有所得稅減免。只要選擇自提,這筆金額在當年度不會計入薪資所得,等於直接降低應納所得稅額,對中高收入族群特別有利。

這項制度的目的,就是鼓勵勞工提前規劃退休金來源,利用穩健投資與複利效果,累積更多保障。

跟雇主提撥的差別

項目 雇主提撥6% 勞工自提1%~6%
提撥性質 法定強制,雇主一定要提 完全自願,自己決定要不要提
誰負擔 雇主支付,不能從勞工薪水扣除 勞工自行負擔,由薪水中扣除
提撥比例 不低於6% 自由選擇1%~6%,可調整或隨時停提
稅務處理 雇主提撥不課稅,退休時領回課稅 自提金額當年度不計入所得,可先節稅

簡單講:

  • 雇主提撥是法律規定。
  • 勞工自提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多存一點退休金。
  • 如果你收入較高,自提可以多省一筆所得稅,越高所得級距,節稅效益越明顯。

二、勞退自提6%的五大好處

勞退自提6%之所以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廣,主要歸因於以下五大優勢:

1、享有稅務優惠,省錢又省心

這是勞退自提最吸引人的亮點之一!您自願提繳的金額,可以全數不計入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總額。這意味著,您提繳的越多,當年度的應稅所得就越少,進而達到節稅的效果。對於薪資所得較高的人來說,這項優惠更能顯著降低稅務負擔。

舉例說明: 假設以月薪5萬元計算,每月提繳3,000元,全年36,000元,這36,000元將不計入您的綜合所得。若您的所得稅級距為5%,則可省下 元的稅金;若所得稅級距為12%,則可省下 元。這筆省下的稅金,等於是額外的投資收益!

2、穩健報酬,保證收益不低於兩年期定存利率

勞退基金的投資運用,由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專業操作,採穩健保守原則,目標是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。更重要的是,勞工退休金條例明文規定,勞工個人專戶的累積收益,不得低於二年定期存款利率計算之收益。若實際收益低於此保證收益率,政府會補足差額。這意味著您的退休金不僅能參與基金投資,還享有「保底」的優勢,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。

3、強制儲蓄,累積財富更有紀律

對於自制力較差、難以持續儲蓄的人來說,勞退自提是一個絕佳的「強制儲蓄」工具。一旦設定提繳比例,每月便會自動從薪資中扣除,無形中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。這種紀律性的儲蓄,是累積退休金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。

4、加速退休金累積,放大複利效果

自提6%讓你的勞退專戶資金快速增長。以月薪5萬元為例,自提6%相當於每月存入3,000元。如果你持續提撥30年,並以近10年勞退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4.62%計算,單單這筆自提金額,30年後可累積約215萬元退休金。若你同時加上雇主每月固定提撥的6%(3,000元),每月總提撥金額將達6,000元。長期累積與複利效果相乘,30年後可累積約430萬元,比僅靠雇主提撥多出一倍以上的退休金。

5、 隨時調整,自由掌握提撥彈性

勞退自提最大的優點之一,就是具備高度的彈性。勞工可以依據自身的收入狀況與生活需求,隨時啟動或停止自提,並調整提撥比例。當手頭資金較充裕時,可以提高提撥金額,加快退休金累積;若遇到經濟壓力,也能隨時調低或暫停提撥,不會增加額外負擔。這種「自己決定、自己調整」的靈活性,讓退休儲蓄更符合個人狀況,也降低長期儲蓄的壓力。

總結來說,勞退自提不僅能夠幫助勞工增加退休金的累積,還能享有稅收優惠和保證收益,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。

三、勞退自提6%有缺點嗎?一次看懂專家的不同見解

雖然勞退自提6%具備多項顯著優勢,但在做出決定前,了解其潛在考量點至關重要。市場上部分財經專家確實對勞退自提提出不同觀點,主要聚焦於以下四大面向

1、無法自行選擇投資標的,資金運用彈性受限

許多人習慣自己打理投資,想要靈活調整投資標的,或去挑戰更高的報酬率。不過,勞退自提這筆錢,是由政府的「勞動基金運用局」統一代為管理,沒辦法自己去挑選股票、ETF或其他投資商品。簡單來說,這筆錢會放在一個大型的穩健基金裡,由專業團隊用比較保守的方式投資。這樣做的好處是能降低風險、避免一次虧太多,但同時也意味著報酬率不會特別驚人,不會像自己操作股票那樣,有機會賺到很高的獲利。自認投資能力優於政府代操的個人而言,這可能被視為資金運用缺乏彈性,錯失了自行追求更高收益的機會。

2、節稅效益有限

部分專家認為,勞退自提的節稅效益對於所得稅級距較低的勞工而言相對有限。由於自提金額是從所得總額中扣除,對於適用較高稅率(如20%以上)的民眾,其節稅金額的絕對值會更顯著。若年薪不高,所得稅率僅在5%或12%,每年度能省下的稅金可能不高,因此認為效益不彰。

3、提領年齡受限

勞工退休金(包含雇主提繳及勞工自願提繳部分)依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規定,原則上必須年滿60歲才能請領。這表示自提的資金在達到法定年齡前,是無法彈性提取用於其他緊急用途或短期投資的。對於年輕族群或有短期資金需求(如購屋頭期款、子女教育費等)的勞工來說,這筆資金的「低流動性」是另一個考量的原因

4、每月扣款減少現金流

選擇勞退自提意味著每月會從薪資中額外提撥一筆金額。對於每月收支較為緊繃、或需要較高現金流應對日常生活開銷、償還貸款的勞工而言,這筆固定扣款可能會減少當期的可支配所得,進而影響現金流的彈性。若未仔細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就貿然自提,可能導致短期資金壓力。

四、我適合勞退自提6%嗎?4個面向快速判斷

是否適合勞退自提6%,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,端看您對資金彈性、投資偏好及退休規劃的考量。以下幾個面向,可以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:

1、理財偏好與風險承受度

若您偏好自行挑選股票或ETF,追求更高報酬率,或投資能力較強,可能會覺得勞退自提「缺乏彈性」。不過,也要留意自行投資同時意味著更高波動與風險。若您重視穩健與保底機制,希望由專業團隊代操、偏好穩健累積退休金,自提就很適合。

2、收入與稅負級距

若你的年收入達到較高級距(例如適用20%或30%所得稅率),自提6%可以帶來明顯的節稅效益,每年省下的稅金累積30年後將成為一筆可觀的退休金。相對地,若所得稅率僅在5%或12%,節稅效果就比較有限,但自提仍有養成儲蓄、累積退休金的普遍價值。

3、每月現金流-先顧生活,再談提撥

  • 若你每月收入扣除開銷後,還有穩定餘額,自提3~6%都能輕鬆負擔,建議逐步增加比例。
  • 若你目前財務壓力大,也可以選擇先不提撥,或從1%起跳,未來有能力再調高。
  • 對於儲蓄習慣不佳的族群,這種「先儲蓄後消費」反而能累積長期資產。

簡而言之,如果您:
✅希望強化退休金保障
✅偏好穩健低風險的理財工具
✅具備穩定現金流,可承擔每月固定提撥
✅無須短期動用資金

那麼勞退自提6%會是很值得考慮的方式。若您的資金需要靈活運用,或擅長自行投資,也可以先採用較低比例自提(如3%),再視情況調整。

4、 年輕族群該怎麼看待勞退自提?

對於剛踏入職場、月收入約3~4萬元左右的年輕族群而言,或許會覺得每月額外提撥6%是一筆不小的支出,也擔心生活開銷或其他理財計畫會受到影響。實際上,勞退自提不需要一開始就設定到最高比例

若您想要提早累積複利優勢,又不想承擔太大現金流壓力,可以考慮以下方式:

先從1%~3%起步:每月僅需扣除幾百到一千多元,影響較輕微,同時也養成「先儲蓄、後消費」的好習慣。
視收入成長逐步調整:未來隨著年資累積、薪資提高或生活穩定後,再將比例慢慢提高到6%,讓退休金穩定累積。
善用雇主提撥:不論您自提多少,雇主仍會固定提撥6%,等於至少有一筆穩定的退休金在累積,搭配小額自提即可發揮長期效益。

透過「先小額啟動,再逐步放大」的策略,您可以兼顧現階段的生活需要,也能提早參與複利增值,讓未來的退休金更加充足。

五、勞退自提6%好嗎?從近10年報酬率看懂真實表現

很多人擔心勞退自提6%「報酬太低」、「不如自己投資股票ETF」。事實上,勞退基金雖採取穩健保守的投資策略,但近10年的實際表現仍相當亮眼,平均收益率約5.7%,高於定存報酬,更能有效對抗通膨。以下表格整理近10年收益率與資產規模變化,讓您看見政府代操的真實績效:

年度 收益率
104年 -0.09%
105年 3.23%
106年 7.93%
107年 -2.07%
108年 11.45%
109年 6.94%
110年 9.66%
111年 -6.67%
112年 12.60%
113年 16.16%

從上表可以看出,勞退基金在不同年度仍難免受到景氣波動影響,偶有負報酬,但長期來看整體累積報酬仍優於定存,且有「保證收益不低於兩年期定存利率」的法定保障,提供退休金穩健增值的安全性。

小提醒:
若您偏好短期高波動或自行選擇標的的投資方式,勞退自提可能感覺「中規中矩」。但若您看重長期累積與保底收益,這樣的績效其實已具備相當吸引力。

六、如何開始勞退自提6%?簡單三步驟輕鬆搞定!

想要利用勞退自提6%為未來多存一筆退休金?其實申請程序一點也不複雜,只要3個步驟就能完成:

1、向公司人資/會計部門提出申請

您可以向您任職的事業單位(公司、機構等)的人力資源部門或會計部門,表達您想要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的意願。

  • 確定自願提繳的比例,範圍介於每月工資的1%至6%。一般來說,多數人會選擇最高的6%以最大化效益。

2、公司代為向勞保局辦理申報

  • 雇主協助: 您的雇主在收到您的申請後,會填寫「勞工退休金提繳申報表」並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進行申報。
  • 生效日期: 自公司向勞保局申報的當日起,您的自願提繳就會開始生效。

3、每月自動從薪資中扣繳

  • 申請核准後,您自願提繳的金額將會每月自動從您的薪資中扣除,並由雇主連同公司應提繳的退休金一併匯繳至勞工保險局,進入您個人的勞工退休金專戶。
  • 確認提繳: 您可以定期透過勞保局提供的查詢管道(如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、郵政金融卡、勞動保障卡、或臨櫃查詢),確認您的勞退個人專戶是否有正確提繳及累積收益。

👉延伸閱讀:勞退分紅怎麼查?勞保e化系統全攻略,收益、請領時機一次懂

七、常見問題

Q1:勞退自提會影響我領勞保老年年金的資格或金額嗎?

不會影響。 勞退自提屬於「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」制度,與勞保(勞工保險老年給付)是兩種不同的社會保險與退休金制度。自提勞退不會影響您勞保年資的計算,也不會影響未來勞保老年年金的請領資格或金額。兩者是獨立運作的。

Q2:自提的勞退金何時可以領回?是否有年齡限制?

是的,提領有年齡限制。依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規定,勞工必須年滿60歲才能請領勞退個人專戶的累積金額(包含雇主提繳與自提部分)。這筆錢在退休前無法隨意提取,確保專款專用於退休生活。但若在未滿60歲前身故或符合特定失能條件,仍可由遺屬或本人請領。

Q3:我可以選擇自提不同的比例嗎?最高能自提多少?

可以。您可以選擇在每月工資的1%至6%範圍內自願提繳。大多數財經專家會建議選擇最高的6%,以最大化節稅和累積退休金的效益,但實際比例應依您的財務能力量力而為。

Q4:如果我中途想停止自提,或是想調整自提比例,可以嗎?

可以。勞退自提具有彈性,您可以隨時向任職的公司(或勞保局,若為自營作業者)提出停止自願提繳的申請,或申請調整自願提繳的比例(1%至6%)。申請生效後,下一個月份起即可停止扣繳或依新比例扣繳。

Q5:我是自營作業者或沒有固定雇主,也能自提勞退嗎?如何辦理?

可以。如果您是自營作業者或無固定雇主者,可以直接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申請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。只需填寫相關申請書並辦理轉帳代繳約定,每月會從您指定的帳戶扣繳,非常方便。

Q6:勞退自提和自己買股票、基金相比,哪個比較好?

這取決於您的投資屬性。勞退自提的優點在於穩健、保底、免手續費、強制儲蓄和節稅,適合追求長期、低風險、不需費心管理的退休金累積。而自行投資股票或基金,雖然有可能追求更高的報酬,但也伴隨更高的風險與時間成本。對於大多數勞工而言,勞退自提可作為穩健的基石,再搭配個人其他多元投資。

延伸閱讀

退休金制度全攻略!勞保、勞退、國民年金給付規則、請領方式一次搞懂

勞保退休金怎麼領最划算?2025老年給付申請資格與試算一次看

勞退新制與勞保老年給付差異!請領對象、金額、制度比較懶人包

2025勞工紓困貸款是什麼?114年勞保貸款申請資格、開辦時間

加LINE諮詢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