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退新制與勞保老年給付比較:請領對象、金額、制度差異懶人包
面對人口老化與退休準備日益受重視的趨勢,勞工退休金新制已成為現代上班族不可或缺的退休財務保障。這項制度不僅強調個人專戶的累積機制,更確保勞工在年滿退休年齡後,能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以維持基本生活水準。
當我們談論退休規劃時,「勞工退休金」是一個經常被提及,但又容易混淆的名詞。許多民眾會誤以為「退休金」就是「勞保退休給付」,甚至以為兩者是一樣的制度。事實上,「勞工退休金」與「勞保老年給付」是台灣退休保障體系中兩個獨立、互補但本質不同的制度,彼此的運作邏輯、資金來源與領取條件也大相逕庭。
本篇文章將深入解析「勞工退休金新制」的制度架構,包括:如何提撥、專戶累積機制、退休時的領取方式、與其他退休制度的關係與差異等實用內容。無論您是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,或是準備邁入退休階段的資深勞工,都能從本文中獲得清晰且具行動力的退休金知識。
一、勞工退休金的重要性與制度演變
1、什麼是勞退舊制
在 2005 年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正式上路前,台灣採行的是舊制退休金制度,也就是由雇主根據《勞基法》第55條規定,按年資與薪資計算退休金,並在勞工離職或退休時一次性給付。此制度自1984年《勞基法》上路後即開始實施,由雇主負擔退休金,並於勞工退休、資遣或離職符合條件時一次給付。
2、舊制計算方式:與年資與薪資息息相關
根據舊制規定,退休金的給付標準為:
- 每滿一年工作年資,給付 兩個月平均工資
- 超過15年者,第16年起每年加給 一個月平均工資,最多不超過 45個月。
舉例來說,勞工任職滿25年,其舊制退休金最多可達45個月平均工資。
3、舊制的三大問題:中小企業體系下的高風險制度
雖然舊制強調「年資保障」,但實際運作中卻存在以下幾個嚴重問題,尤其在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,更顯得制度風險高、保障薄弱:
- 年資中斷風險高:勞工若中途轉職到其它行業或未達標準,即無法延續年資,退休金累積權益也將歸零。
- 雇主未必提列退休準備金:舊制僅要求設置退休準備金專戶,但缺乏強制提撥與第三方監管,許多企業未依規定提列,導致實際支付能力不足。
- 中小企業倒閉風險,退休金領不到:台灣超過98%為中小企業,營運壽命普遍短。若公司在勞工尚未達法定退休條件前倒閉或歇業,即使年資已累積多年,最終也可能「一毛退休金都領不到」。這種「企業倒了、退休金也沒了」的情況,對勞工退休安全構成重大威脅。
4、從舊制走向新制:2005年制度改革的轉捩點
為了解決這些結構性缺陷,政府於 2005 年推動勞工退休金新制,改以「個人專戶制」取代傳統的雇主給付制,制度轉型以「提撥制」、「確定提撥、收益共享」為核心。新制的核心理念在於「個人專戶」與「可攜式年資」,確保勞工的退休金隨工作年資累積,並在轉職時不會因雇主更換而中斷。這與舊制由雇主全權管理退休準備金、風險集中於企業財務狀況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。
二、什麼是勞工退休金新制
勞工退休金新制,全名為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,自 2005年7月1日 起實施,是台灣專為受雇勞工設計的確定提撥制退休保障制度。此制度的核心精神在於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經濟安全,並強化退休金的可攜性、透明度與資金安全,避免勞工因年資中斷或企業倒閉而失去應有退休金權益。
在新制架構下,雇主每月需按員工月薪 提撥不低於6% 的退休金,存入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,由「勞工保險局」代為管理與投資運用。該專戶屬於個人專屬,終身保留、不得挪用,即使勞工轉職、更換公司,帳戶資金也會隨之累積,形成穩定且具有保障的退休資產。
勞退新制五大特色:
1、個人專戶制度,資金專屬勞工本人
每位適用勞工皆擁有專屬帳戶,雇主每月提撥退休金進入帳戶,屬於勞工個人財產,退休時可依據帳戶累積金額領取。
2、確定提撥、收益保證
專戶資金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投資管理,即使市場表現不佳,政府並保證帳戶最低收益率不低於二年期定存利率,確保勞工不會因投資虧損而影響退休金。
3、彈性領取方式:一次領或月領,可延後請領、繼續累積收益
當勞工年滿60歲,無論是否仍在工作,即可選擇一次領取帳戶累積金額,或改採「月領」形式,規劃穩定退休現金流。不過,制度並未強制要求 60 歲當下就必須領取,若您當時尚無資金需求,或希望讓帳戶繼續累積收益,也可以自行選擇延後請領時間。
4、制度簡單、查詢便利
勞工可透過勞保局網站、自然人憑證或臨櫃查詢帳戶明細、收益與累積金額,隨時掌握退休準備進度。
5、不會有破產風險,退休金安全有保障
勞退新制採個人帳戶制,提撥金額與投資收益皆歸勞工所有,不屬於政府財政負擔,因此不會面臨勞保破產風險。即使市場波動,政府仍保障最低收益,讓退休金安全穩健成長。
三、勞工退休金新制的運作方式
勞工退休金新制的設計重點,在於建立一套個人專戶制、確定提撥、政府代管、可攜式帳戶的現代化退休金制度。
1、提撥方式與資金來源
新制的資金由雇主與勞工共同承擔,提撥金額直接存入勞工的個人專戶:
- 雇主提撥:根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第六條規定,雇主每月需為適用新制的勞工提撥不低於月薪6%的退休金,直接匯入由勞保局設立的「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」。
- 勞工自願提撥:勞工可選擇是否提撥,最高為薪資的6%,且自願提撥部分可享所得稅扣除優惠,達到節稅的效果。
2、帳戶管理:由政府代操,收益有保障
提撥至勞退專戶的資金,由勞保局統一管理與運用投資,並公布每年收益率。政府承諾保證最低收益率不低於二年期定存利率,若實際投資報酬高於保證收益,則按實際收益入帳。
- 收益按專戶本金比例分配,專戶金額越高,分紅越多。
- 若基金虧損,勞工仍享有最低收益保證(以2年期定存利率為基準,例如2024年約1.375%)。
- 分紅直接存入專戶,無需勞工申請。
3、退休金累積多少?2025試算範例解析
📌 勞退金累積金額怎麼算?
勞工退休金新制的累積金額= 雇主提撥金額(每月薪資 × 6%)+ 自願提繳(如有)+ 投資收益
這筆金額會隨著工作年資拉長而累積,且收益每年公告,由勞動基金運用局統一管理、分配入帳。
2025退休金試算範例(無自願提繳情況)
假設小張月薪為 40,000 元,每月雇主依法提撥 6% 勞退金:
- 每月提撥金額:40,000 × 6% = 2,400 元
- 每年提撥金額:2,400 × 12 個月 = 28,800 元
若 小張穩定工作 30 年,不調薪、未中斷提撥情況下,累積金額為:
- 基本提撥總額:28,800 × 30 年 = 864,000 元
- 假設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為 3%,複利累積後約為:約 1,200,000~1,300,000 元之間
- 如果 小張有自願提撥6%(等同雇主額度),累積金額將倍增至約 250 萬元以上。
四、退休金怎麼領?請領條件與適用對象一次看懂
勞工退休金新制是台灣勞工退休後最重要的財務保障之一。根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規定,只要年滿60歲、且有參加勞退新制並累積提繳紀錄的勞工,不論是否離職或仍在職,都可以提出請領退休金申請。這項制度最大的特色之一,就是無須退保即可領取,與「勞保老年給付」必須辦理離職才能請領的規定不同。當勞工符合請領條件後,可以根據自身的退休生活規劃、資金需求與理財偏好,選擇月領或是一次領,這項彈性的請領制度,有助於勞工依照自己的財務需求安排退休生活。
1、勞退新制請領條件
- 年齡條件:年滿60歲即可提出退休金請領申請,無需離職。
- 年資條件:
- 提繳年資滿15年者,可選擇「一次領取」或「月退休金」。
- 提繳年資未滿15年者,僅能選擇「一次性領回」。
- 特殊情況可提前請領:若勞工在未滿60歲前喪失工作能力(符合勞保失能給付或國保身心障礙年金標準),可提前請領退休金。如果勞工尚未請領退休金即過世,或已開始月領但尚未領完,遺屬可領取帳戶餘額或剩餘給付。
2、一次領取退休金:適合想靈活運用資金者
一次領取退休金,是將個人專戶中的累積金額(包含雇主提撥金、自願提繳及投資收益)全數提領,直接匯入勞工帳戶。這種方式無需複雜精算,金額就是勞退個人專戶的總餘額。
- 適合對象:有大筆支出需求,如購屋、自用車、醫療照護/偏好將資金自行運用、投資理財的退休族群。
- 舉例說明:假設您在 60 歲退休,勞退個人專戶累積金額為 120 萬元,選擇一次領取時,您可以直接領回這 120 萬元。但需要特別留意的是,根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勞退新制的退休金屬於「退職所得」,一次領取將會併入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稅進行申報。
3、月退休金制度解析:非終身月退,而是「領到帳戶歸零為止」
許多勞工在選擇退休金給付方式時,會以為「月領」是可以領一輩子。但事實上,根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第24條規定,勞退新制的月退休金是採年金精算方式計算,並非終身給付。
所謂「年金精算」,是指政府會根據勞工帳戶內的總金額、預期壽命、年利率等因素,平均計算每月可領的金額,然後每三個月發放一次(即一季領一次)。這筆錢會逐月扣除,直到帳戶餘額歸零為止,領完就沒了,與終身月退金的概念不同。
- 舉例說明:假設您60歲退休,勞退個人專戶累積金額為120萬元,政府精算後假設您平均可再活20年(240個月):
- 依據勞保局勞工月退休金試算,每月可領金額約4941元。
- 當帳戶內的120萬元領完後,就不再有月退休金入帳。
4、勞工退休金新制:一次領 vs 月領 比較表
項目 | 一次領取 | 月領退休金(年金方式) |
請領條件 | 年滿60歲即可,無年資限制 | 年滿60歲且提繳年資滿15年才可選擇 |
領取方式 | 將個人專戶內累積金額一次領回 | 依年金精算方式,分期撥付,每三個月發放一次 |
給付期效 | 一次性領完結束 | 領到帳戶餘額歸零為止,非終身給付 |
資金使用彈性 | 高,可靈活支配資金 | 較低,需按期領取 |
理財與報酬機會 | 領出後由本人自主管理,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| 帳戶仍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操作投資,可持續累積收益 |
課稅方式 | 視為「退職所得」,併入當年度綜所稅計算,可能需課稅 | 每次撥付金額為退職所得一部分,可能分散課稅壓力 |
適合對象 | 有大筆支出需求者(如購屋、醫療、清償債務) | 重視穩定現金流、無高額一次性開銷需求的退休者 |
潛在風險 | 一次領出若理財不善,可能提前花光 | 長壽風險或物價上漲可能導致餘額提早耗盡 |
⭐️ 如何選擇一次領或月領?
選擇方式應根據您的退休生活規劃與財務管理能力:
✅ 想靈活運用退休金、或有短期支出計劃者 → 建議選擇 一次領取。
✅ 重視穩定生活現金流、或擔心資金過快用完者 → 可考慮 月領方式。
五、勞工退休金與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同?兩大退休制度一次搞懂
台灣三大退休制度主要由勞工退休金(勞退新制)、勞保老年給付及國民年金構成。許多勞工常搞不清楚勞工退休金(勞退新制)、勞保老年給付的差異,甚至誤以為只能擇一請領。事實上,這兩筆退休金是可同時請領的,且運作邏輯、財源與請領條件都完全不同。
1、制度來源不同,一個是退休儲蓄、一個是社會保險
- 勞工退休金新制是依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建立的強制提撥制度,由雇主每月提撥不低於月薪6%至個人專戶,是勞工自己的退休金帳戶。
- 勞保老年給付則屬於社會保險,類似年金制度,由雇主、勞工與政府三方共同分攤保費,退休後按投保年資與月薪計算老年給付金額。
2、可同時請領,但條件與時點略有差異
項目 | 勞工退休金(勞退新制) | 勞保老年給付 |
制度類型 | 確定提撥制(個人帳戶) | 社會保險制 |
管理機關 | 勞保局(專戶制) | 勞保局(保險給付) |
資金來源 | 雇主每月提撥 ≥6%,勞工可自願提繳 | 勞工、雇主、政府三方負擔保費 |
領取條件 | 年滿60歲即可領,不需離職 | 須年滿60歲並辦理退保,請領年齡會逐年提高,115年起需年滿65歲 |
請領方式 | 一次領、月領(二擇一) | 一次領或月領(二擇一) |
領取金額依據 | 累積提撥金額+投資收益 | 投保年資與平均投保薪資 |
是否可同時領 | ✅ 可以與勞保同時領 | ✅ 可與勞退同時領 |
是否會破產 | ❌ 不會破產,為個人帳戶制 | ⚠️ 有財務危機疑慮,需政府挹注 |
提撥是否可查詢 | ✅ 可查個人專戶累積金額與收益 | ❌ 不透明,需估算 |
3、怎麼搭配比較好?退休資金配置建議
- 兩者都可領,不必擇一,建議視為兩筆互補的退休金來源。
- 勞退金新制屬於個人儲蓄資產,建議與保守投資型商品做結合,規劃資金的「安全底層」。
- 勞保老年給付類似年金收入,可作為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開支保障,但長期需留意財務穩定性。
- 若選擇月領勞退金,帳戶資產仍可繼續累積收益,可視為「有報酬的長期年金資產」。
六、常見問題
Q1:什麼是勞退新制?與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同?
勞退新制是自2005年起實施的退休金制度,由雇主依法為員工提撥6%月薪至個人退休帳戶,退休後由勞工自帳戶中領取。勞保老年給付則屬社會保險制度,由政府與雇主、勞工共同提繳保費,提供年金或一次金。兩者的性質不同,一個屬「個人帳戶」,一個屬「社會保險」。
Q2:我同時有勞保與勞退新制,退休後可以同時領取嗎?
可以。勞退新制與勞保老年給付為兩套不同制度,符合條件即可同時請領。例如您可選擇領取勞退一次金或月退休金,同時申請勞保老年年金或老年一次金。
Q3:勞退新制 vs 勞保年金,我該怎麼選領法?
勞退新制通常建議選擇月領可延長資金使用壽命,但若資金需求靈活者可考慮一次領。勞保方面,若年資超過15年,多數建議選年金領法,總領取金額較多。
Q4:勞退新制的退休金怎麼領?是一次領還是月領?
勞退新制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按月領。若選擇月領,是將帳戶餘額平均分配至「一定期間」,並非終身月退,直到帳戶金額領完為止。
Q5:勞退新制一次領還是月領比較好?
一次領適合需要大筆資金(如創業、買房)或有其他投資計畫者;月領適合追求穩定現金流、希望長期退休生活的勞工。選擇前應評估個人財務需求與壽命預期,月領非終身,領至帳戶歸零為止。
Q6:勞退新制一定要在60歲的時候請領嗎?延後請領可以嗎?
不一定。根據勞退新制規定,當勞工年滿60歲,無論是否仍在工作,即可選擇請領個人專戶內的退休金,但並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在60歲當下領取。如果您尚未需要這筆資金,或希望讓帳戶繼續累積收益,也可以選擇延後請領。延後請領的好處在於,帳戶內的退休金仍由政府代為操作投資,享有保底收益,有機會累積更多資金,有利規劃更充裕的退休現金流。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勞退新制的退休金「不會自動發放」,必須由勞工本人主動提出申請,才能啟動一次領或月領的撥款流程。
勞退新制提供了穩健、安全且具彈性的退休準備工具,不僅雇主須依法提撥6%,勞工也可選擇主動自提最高6%的薪資進入個人專戶。這筆自提金額全數可在當年度綜合所得稅中列舉扣除,達到節稅效果;同時由政府代為投資、保證最低收益率,讓退休金在「保本」前提下穩定增值。
對於想提早累積退休資金、強化財務獨立性的上班族而言,自提6%是長期最穩健且划算的選擇。與其擔心未來的退休金是否足夠,不如現在就開始行動,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打造更有保障的現金流與自由度。